close

主講人 蔡詩萍:聯合晚報總主筆、作家、評論家 盧郁佳:作家

 

好,我就拋磚引玉先來聊一下就是說 關於這個我們最愛的這個票選單的這個結果 相信大家都非常的關心
在過程當中也參與了投票 所以更加的關心 去比對自己跟其他人 就是說這個隱形的大眾的文學品味 然後我們在裏面可以看到一件事說其實是 好像是說 像自由主義的經濟學者 他們對於市場的一個期待
就是說不同的勢力會在當中互相平衡 所以雖然你沒有伸手去操控它 可是它也會自動的達成一個那種非常均勻而完美的結果 那我們看到這邊票選單其實它真的就是照顧到了各方面的品味 我們可能會覺得說
選出來的大概都是一些非常主流與大眾 也就是東方出版社會出的那個 他一定會 兒童簡本的東西 但是其實在裏面 你也會看到像過於喧囂的孤獨或者是像香水 惡童三部曲 這種小眾流行的東西 所以我們現在來看這份書單 當然是看到說 你會覺得說它是一個溫柔敦厚的長者 他宴客的時候 那個搭子配的非常好
就是說每一方面代表他都有照顧到 不會像那個美人故事裏面有一個巫婆 他忘記發請帖 就會招來一些災難 讓我們在裏面看到一些很有趣的趨勢比方說像大家可能有點 就是 正統文學有點驚訝的部分 就是說網路小說這部份 他居然佔到了 而且非常集中在幾個文學明星身上 就是說 這個以副刊為主的這個文壇
它的聚光燈第一次打到這個在 出版市場上成名已久的 蔡思恆 陳錦樹 或著是像新秀 他們身上 然後這個或許是相當令人驚訝的 可是你回頭一想這個選票其實是百分之八十的選票是來自網路 可以說是正統文學 反過來說是正統文學踩到網路的地盤上面 然後我們來看的話 其實反而才會驚訝的說 為什麼這份書單它的品味這麼的正統那好像也反映到一件事情 就是說其實網路族 就我們過去把它過去跟網路小說畫上等號的 這批網路上的閱讀群眾 其實是非常溫柔保守的 就是說 而且他們是各式各樣非常多元的那麼我們在裏面也可以看到幾個趨勢 就是說比方說像影視的改編在熱 這書單裏面有一些非常經典的 像京華煙雲 傾城之戀 或是城南舊事 半生緣 還有桂花巷 這些看起來就是好像離時代非常遙遠的可是它其實是經過很多次進到微波爐裏面 再熱給大家吃 就是說透過連續劇電影 其實就是說各種多媒體的改編 然後重新再呈現在大家面前 或是說像有些作品 它其實真的就是透過影視的熱潮像我們現在所流行的行銷概念一樣 就是多管齊下 比方像魔戒 或是哈利波特 或藍色大門 第八號當鋪 這些其實都是 或許大家 就是說在他的最初的死忠群眾之外 他的關鍵性的擴散都是透過影視作品所以在這上面要說它是一個文學作品
其實在廣義上來說的話 它其實是一個多種媒體混合成的 當你想到這部作品的時候 你可能想到的是主演的明星 可能像到是它的運鏡就是說那個魔戒那個史詩般磅礡的 那個巨大的布景 就是說所以它的作者
當然是一個群體 但是你可能第一個想到它的作者的 其實是它的的美術 或者是很美麗的精靈公主等等
所以我們在看到這個經典書單的時候 其實文學的意義相當程度有一些變化跟改寫 就是說不同的人貢獻予它不同的特質 那個東西呢 它重新的成為可能我們對文學的要求那是有點小小的變化 比方說像影像感
比方說它的節奏 其實都有小小的在變化當中 然後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部分 或許我們也可以看到說 它怎麼樣再去影響下一代新的文學經典然後影視的改編在這裏 當然就是觸發了小眾的成形 比方說像陰陽師
就是說當它在推出 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之後 你看到說 下次你再進來 它讓比方說從魔界 從哈利波特 形成的一個奇幻熱潮 吸收了更多的讀者進入這個奇幻類型當中以後 它也在對它去作一些變形 形成說一些不同的支系 我們可以看到說 或許陰陽師 或許第八號當鋪 可以歸類在這個範疇裏面 可是它呈現出來的風貌是相當不一樣的它揉合了更多其他的元素進來 比如說第八號當鋪 它是不是跟安萊斯比較有關係
但是它對於美國南方那個燠熱的那個 陰森的鬼屋大宅到了那個 譬如說像中歐的那個 吸血鬼源頭那些想像 它又做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奏它是比較港式拼貼的 然後是非常的激情熱烈的 就是台灣霹靂火的吸血鬼這樣子 所以我們在看到的時候 其實說像觸發了這些小眾的成形的時候 其實我們也看到說不同的國籍的拼貼比方說像在這份書單裏面 我們也可以看到就是說閱讀的 主流品味的一些移動 比方說像七0年代的時候 可能我們都是以歐美為主流 我們的文藝青年 他們認同的國籍大概就是歐美但是其實它漸漸移動到日本文學 從當初的三浦綾子的冰點 到村上春樹的熱潮 其實我滿驚訝就是說 村上春樹只有四本 然後金庸有六本 這跟我們之前認知的那個文學版圖 文藝青年閱讀的版圖比例是非常不一樣的但是也足以說明
就是說它的投票基礎非常的廣泛 然後 那我們也可以看到說 在這樣子的國籍拼貼當中 其實它也影響到說網路小說 它們的寫作文體跟它的想像那這個我們後面可能會再談到 那其實這一份書單 那我覺得最愉快的就是說 它呈現了一個相當廣度的時代的變化 跟不同的群眾基礎 它好像提到了一件事情 是它沒有那麼明顯的表現在它的這一個月的書名上面 就是說 看到它的多樣性 我覺得說文學群眾的廣泛 就是說在這三十年當中 其實我們的文藝青年的組成 經歷了很大的改變 以前的文藝青年 可能就是文學歷史哲學
就是說他會讀新潮文庫那一票 大概他涵蓋的那個範圍 然後可能有一點點社會學 但是經歷過大概八0年代的動盪 然後九0年代資訊的蓬勃發展我們其實可以看到說 其實許許多多本來是被分在技術門類的奇技淫巧 比方說他可能是做珠寶設計 可能他是負責 他去學美髮 或者說他設計鞋子 他喜歡做模型 他搞混音 然後這些過去被視為奇技淫巧就是說在文武的分野 他是分在武的那一面的朋友們 他們的閱讀也進入了這個書單當中 就是說這些從事奇技淫巧的 本來就被視為是技術性的 他們可能就是去買一些進口書
來研究一下世界各國的趨勢 就是有用到功的人 其實他們是有在讀文學書籍的 那意思也就是說 他們在文學當中 去找到了他們的技術的哲學性的基礎那這就是我認為 過去台灣跟日本最大的不一樣 就是說像日本的技術青年 就是我們在電視冠軍當中看到的 或者是對一門技術非常專精的那些達人們 他們其實對於說他們所做的作品所要表現的精神性的內涵 都能夠說得頭頭是道 但是我們看到我們自己好像就缺乏這個部分 比如說做蛋糕的人 他可能 比如說今天把蛋糕做成一個貴賓狗 就是說奶油作成牠的毛髮形狀他就是因為他在雜誌上看到這個東西 然後所以他就跟著做 或者說現在一窩蜂的流行 他沒有屬於個人的個性靈魂 精神性的東西存在 但是進到文學 文學賦予你的思路就是這樣的東西就是對於自己所做之物的思考 對於環境跟自己的關係 激盪出來的一些成份 一些混合物 你就把這個雜質放到你的手裏 讓它傳遞到某些物上面去 那這不只是文學的過程 它其實也就是每一門的技術變成藝術的一個過程 然後在這份書單上 我隱隱約約看到的是這樣子的氣氛 就是說這文學的擴散 其實就是一個民族 他精神的美的提升 然後所以這份書單是覺得蠻令人開心的所以我也非常想要知道 其實詩萍你對這個書單的看法 我想每一個文學的閱讀 都有他的一個品味性的 這種品味真的你也不能說誰高誰低 因為品味有他的一個年齡層 也有他成長背景的限制我想這毫無疑問 那對我這個世代來說的話 我必須說 我們今天的題目叫做小說經典與網路文學 既然叫小說經典的話 我覺得我這個世代 比起盧郁佳要更多的 接近於在小說經典的傳統裏面長大
所以各位可以想見 文學閱讀真的有它的一個時代性 所以看了這個票選的時候 其實它非常清楚的可以看得出來 有一些經典 絕對是不同世代的人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裏面 大概不斷的去談到的 所以它一定有這個名單出來 當然有一些現代文學的經典 是有它的時代性的 就是在那個階段長大的人 大概多多少少
黃春明的小說 或者是張愛玲的小說 白先勇的小說 甚至包括像鹿橋的人子 未央歌 大概都是我們那個世代 大概我想 應該講說四年級五年級成長的過程中都會讀的 所以這個名單如果你問 比我再大一點的人
像卜大中 或者是比我再小一點的 像王文華 或者是楊照 大概 大致上 這些名單我們都會有一個共識
但是麻煩就麻煩在 再往下走的時候 走到了七字頭 在座的各位一定有很多人是這個年齡層 或者是六字頭的後半段 我們的差別可能就出了對各位來講的話 村上春樹可能是你成長的過程中 很重要的經典 可是對我這個世代來說的話 他是不錯 但是他有沒有那麼經典 可能就有不同的爭議了 再往下走呢 這個地方還可以有一個共識因為至少 我必須承認 村上春樹所經營出來的小說的氛圍 的確是很好看的 可是你再往下走 講到了網路文學這七個入圍的名單 差異就出來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 我那群世代們每一人都迴避這個問題 但是他不敢直接的迴避 就是說那我要講老人與海 我要講黑暗之心 我要去講什麼 他們都用這種方式來閃躲了 只有我覺得說 我能夠討好各位的機會也不多利用這個機會來試試看 那我就接了這個工作 接了這個工作之後 我必須承認 實在是滿辛苦的 我所謂滿辛苦 就像什麼呢 就很像曾經有一個很長的年代裏面 瓊瑤的小說非常的紅那我們在年輕的時候 你說讀嗎 他也會讀一些 可是也沒有說特別的喜歡 可是當你要從大眾文學的角度來看三毛 或者是看瓊瑤的時候 你就必須要很認真的去把它讀一遍
然後找出來 它為什麼這麼吸引人 它的文本 它的敘事的手法 它的故事裏面的題材 所以我必須要說
你的文學品味不在這個地方的時候 你在閱讀上是很辛苦的 就像我在讀這些東西的時候 其實是 我必須承認是有點辛苦的 可是有沒有意義呢我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談這個 我覺得在我的這個世代 跟盧郁佳不太一樣 跟各位也不一樣的情況下 可能可以提供一個參考點給各位 就是因為我在那樣子一個文學經典 文學傳統的年代長大的人我們透過那樣子一種背景所熟悉的 我們對於文學的好 或者是文學的經典的判斷
回過來看 看網路文學的時候 我們會看到什麼 以及我看不到什麼 可是這卻是各位票選的時候非常喜歡的部分 我覺得這是一個 可以給各位做參考的所以我想我的第一個階段的發言 我們待會兒會針對我們所看到的這七本票選出來的網路文學 網路小說 我們來做比較細部的討論 當然我剛剛是做一個開場 但我必須要說 當我們的題目是小說經典與網路文學的時候它其實這裏面點出了一些值得我們去想的 我想長遠的問題 就是說這些網路文學 它在什麼樣的情況下 會成為未來的小說的經典 而不會像我們過去 在每一個年代裏面 有很多人的作品一樣他紅了一陣子就過去了 就是很像我們現在看到武俠小說這個系列的時候
我非常好奇 古龍不見了 可是古龍曾經在 有一個很長很長的時間裏頭 他是台灣讀武俠小說的人 大概唯一的選擇 所謂唯一選擇 並不是沒有其它人而是說他的東西就是很好 所以拍出了很多的電影 你現在所能熟悉的小李飛刀 這些名詞 楚留香 這都是古龍的小說裏面出來的 可是為什麼古龍就過去了 理由很簡單 因為古龍在台灣紅的時候金庸的小說是被禁的 金庸的小說是在地下的管道裏面去流行的 所以當金庸的東西進來以後 他以一個更寬闊的 更豪邁的 敘事更廣闊的這種文體進來的時候 一下就把古龍給擠到邊邊角角上去了那同樣道理 網路文學 現在它出現以後 毫無疑問它明顯的 它跟過去的小說經典作了區隔
可是在未來 它會以什麼樣的方式 繼續保留它的受歡迎性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考驗 但這個考驗就回過頭來 讓我們要問一個問題未來的網路文學它的經典的判斷 跟我們過去所成長的過程會不一樣 我覺得這一點 我會有一個比較複雜的情緒 因為我在這七本小說裏面 我隱隱約約看到了一定有兩個人 他們在學校
也許不是越野賽跑 也許在朝會 一邊聽著上面人在訓話 你曉得訓話那些人 大概都在四年級到五年級之間
所以基本上講的話 都是跟我當年聽到的話都很接近的 這時候呢 兩個小朋友在下面 他們交頭接耳的講的話題 會不會問說 你知道那個榭寄生裏面那個男的為什麼最後選了這個 不選那個呢 兩個交頭接耳 就是像我當年 在跟我的同學一邊跑步的時候 我們在講家變裏面的男主角的心情 很可能是一樣的 這兩種的情況會不會都決定了我們成長的過程中 我們的生命中的經典 在十年以後它留下來 未來的十年 這一群小朋友再大的時候 再長大的時候 他們再來看經典的時候 就很可能把家變王文興整個都淘汰了而變成另外一批新的名單 我覺得這就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考驗 尤其在這樣討論的時候 我們還不能忘記時空背景的轉換 也就是說 當年我在家變的小說裏面 所看到的那個感覺就有在孽子 或者白先勇的台北人的小說裏面所感受到的 或者我在黃春明的小說 這個兒子的大玩偶 裏面所感受到的那個 大的環境的劇變 或者我在陳映真的小說裏面 所看到的那個白色恐怖威權年代 這個時空背景 會不會對所有喜歡網路文學來說 都已經只是一個故事了 只是一個歷史的記錄了 而各位所擁有的背景 使得你們對於網路文學的這些作家
完全可以認同而能夠投入 而他們寫的 剛好也就是各位所處的這個時代 我覺得如果用這個角度來說的話
我就更加會覺得 我們是不是甚至可能對經典這兩個概念 都很可能會有全新的 不同的詮釋了 當然這樣講的時候 各位也必須要原諒我像我這樣的四年級的後半段的人 我講了這樣的感觸的時候 我其實內心會淌血 因為這就表示說我 以及我所熟悉的那個文學閱讀的美學的年代 那個美學的標準已經改變了 而且那個美學的世代恐怕也要成為文學記錄上的 文學史上的一段記錄而已 是不是這樣 那我當然覺得 最好不要
因為否則如果是這樣的話 我就註定了在未來的十年到二十年 我會滿落寞的 對不對 因為我再怎麼討好各位呢 為很難去進入各位現在的世界可是換一個角度來說 這會不會也是我們存在的價值 因為我們不斷透過各種新的形式 來跟各位說話 而讓各位去感受到說 原來各位在喜歡現代的網路文學的同時 我們所熟習的那個世代的文學的經典是不是還有一些 可以讓各位 吸引各位對話的空間 就像這次票選一樣 各位還是看到了 奇怪 怎麼還是有人會看巴金的家 還是有人會看沈從文的邊城 那林語堂是誰呢 他怎麼竟然寫了一本叫京華煙雲這京華是哪裏呀 也就是說 是京華城嗎 京華城這麼快就寫京華煙雲了嗎 我的意思就是說 在這樣子一種交錯的過程裏面 我們其實會看到很多很多 繼續保持對話的可能性 這也許就是另外一個可以討論的話題 就是所謂的文學經典 會不會在不斷的對話過程中 我們逐漸的累積出一些共識 然後慢慢慢慢的 這些沈澱出來的東西 就留下來了 而有些東西也許十年後各位再看這個網路文學的七部 入圍的作品 也許有一兩部留下來了 其它五部 十年後就沒有人再去提它 那這可能的標準又在哪裏 我想待會兒我們就可以來討論下一步了 看這份書單的時候其實看到說網路小說的崛起 這是一個滿重要的時代的趨勢 然後來說 這裏面其實 像網路小說這個部分 可能是在這個書單裏面 最特定的去指出說 它的閱讀群眾那個身分的鮮明當然我們也在裏面看到說 它在網路上面投票 會突顯出來一些特性 比方同志文學 雖然說被歸類在不同的類項 它可能有孽子 鱷魚手記 荒人手記 逆女 或者是時時刻刻 這些不同的地方
但是我們其實 或者是藍色大門 但是其實可以看到一點 就是說 同時在影視跟小說創作方面 同時發生了影響力 就是說同志美學崛起就是說我們去建立一個在地的同志美感 它可能是建立在范植偉身上 多於在白先勇身上 但是我們也看到說它發生了 但現在網路小說的時候 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到說 大概不會有一個中文系的教授會投票給網路小說 它指出來的一些 其實這個時代 然後這個年齡層 這群讀者 然後我們看到說 這些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 它們可能是 相當不同的一代 他們的生命中有許多的對我們來說是第一次的東西 在他們的生命中提早發生 比方說他們的小學 可能不是像我們每天蒸便當 是麥當勞供餐
他們很猛烈的出國 從三毛一步就跨越到張 就是一種我已經在這裏住很久了 所以什麼事情我都最懂
什麼餐廳pub要去哪裏 絕對不是帶你去看凱旋門 看比薩斜塔爾而已 他們可能從小學就開始上網 看nba
然後 國家認同已經分解了 感化教育也宣告崩潰 甚至變成另外一種感化教育 然後或者說他們是精批 面對推甄 面對手機的這個密集的人際聯繫面對有線電視 像有線電視那樣繁密 屬系繁衍的超商的商品
不斷的在流行當中推陳出新 然後你喜歡的也會過去 你討厭的也會過去 所以一切都沒什麼好計較的
你覺得曼波脆薯就很好吃對不對 但是它就消失啦 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但也不會有人去追究 反正就是
他們經歷的是說一個快速的 感覺的浪潮 就是說所有你現在經歷的這一型 大概都不用太放在心上 因為反正它會很快的在商品的浪潮中重新的被淹沒 所以呢 他們其實面臨的是一個相當沒有依託 相當原子化的時代 其實你可以去依賴的 可能就是你當下你身邊的這群同班同學 坐在你附近 跟你混的這些死黨就是在籃球場上 在教室 或者在職場 你會跟他不停messenger 然後都在談股票 下午都在談去哪裡吃飯之類
你可以看到說 其實社交或者說群性 會是他們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就是說或許在七0年代 我們強調那個存在主義 那一項的思考 個人的內思要去逼視甚麼生命存在的本質 雖然可能也沒有逼視出什麼東西啦 但是其實是鼓勵 一個人孤獨的能力 人類可能是最適應一成不變的環境的動物 其它的動物只要把它放在這個環境裏面通常三天之內一定會瘋掉 因為牠們面對的日常環境 就是要捕獵 要求偶 要生存 食物很不容易取得 絕對不是打開冰箱就有 所以牠們每天都面對瞬息萬變的自然環境 在一陣風過來裏面夾雜著什麼味道 是危險的味道 食物的味道 還是性荷爾蒙的味道 然後清光雲影 草地的泥濘 隨處都有致命陷阱 所以那個刺激形式 非常瞬息萬變的 只有人類從 把他們送進小學就教他們去適應說一成不變的 乾枯的
水泥的 然後不能夠發出聲音的 也沒有注意力的 然後集中在於說 那個老師長篇論道 就像我現在一樣讓你恍神 那種很奇幻 就是一種很迷幻的經驗有點像嗑藥 他就讓你 他把你送進小學 其實不要你學課本上的知識 並不是要讓你學什麼群體關係 其實就是讓你去適應一個坐牢的生活 然後如果你在小學 你可以慢慢的適應說坐牢五個小時六個小時 七個小時 八個小時 嘿恭喜你 那你畢業以後就可以把你送去當兵 送去坐辦公室 你就不會有怨言 但是現在我們的野性逐漸的復甦 所以大家辭職 辭的比較快 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拿個遣散費什麼的 來扶養我們的野性 然後我們看到說 我們其實生活裏面滿缺乏刺激的 只有一些二手的刺激 譬如像新聞 就是報紙 電視 或者像書這樣的東西 我們非常擅長其他動物都無法做到的一件事情就是說我們可以從非常簡單的物的東西裏面 去解讀出 非常的複雜 深奧 就是訊息量非常大的東西 就像是爾的 我們知道圖檔都很佔空間 動不動就 你寄個圖給我 可能就把我的hotmail塞爆了就是它可能就600k 800k 然後每次收到那個東西 然後那個紅色的bar就變很大 就是說你可能有很多重要的信都 情書什麼都被它擋掉了 然後就會很憤恨 但是如果是像word檔或是像純文字檔 它就更小 它就非常的小 因為它的符號可以含攝非常豐富複雜的訊息 就是一張圖的訊息 如果用文字來說的話 可能佔不到幾kb 可能11kb就完了 那它的訊息量非常大這就是人類恐怖的地方 就像這樣子一張紙 它什麼也沒有 可是它上面的訊息量可以 我覺得應該至少有個幾千kb吧 就是說雖然說他的實體的存在是這樣子 這個就像是你帶小狗出去散步然後牠可以從一棵石頭上面聞到的東西 你就覺得這顆石頭它可能 也就是沒有幾公克 可是牠可能在上面 就是說它上面附著那個氣味的粒子 可能更是沒有幾毫克 但是牠可以在上面聞到說
可能是過去十天以來 所有其它的動物 其它的汽車 牠可能還可以從廢氣的粒子 聞出說是哪個廠牌的汽油或是汽車 他可以製造出這樣的效果像這樣子豐富密集的訊息 然後我們其實就是被訓練成說 在從電視上
從報導上 從網路上 去把那種很無聊的訊息 去做我們自己的那種 很複雜繁密的解讀 網路族他更 更是去發展出一種新的感官 去適應去面對 然後去配合 就是去掌握說網路上的這種交往的行為 這種交往行為
再回到溜狗的話 我每天出去遛狗的時候 都感覺牠在回留言版 就是說牠每天都會到固定的地方 比如說電線桿或是車輪底下 去把它好好的聞很仔細的聞一遍 你就會覺得 牠的那個聞的過程當中 情緒有非常多的變化 啊牠回我信了 這個我釣的對象 危險 有一隻比我大的狗 就是牠的墨水可能就是牠的分泌物 然後
牠的分泌物 閱讀然後回 然後再丟一些水球 希望說在牠的味道還新鮮的時候 另外一個動物會經過 牠們可能從未謀面 但是牠們可能對對方知之甚詳甚至比我們所看到 我們看到大概只是一隻兩歲大的貴賓狗
外表黑色什麼 但是對狗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味道 味道裏面蘊含牠整個人格和靈魂 就像我們在網路上 我們根本不知道說他幾歲做什麼行業 這個人到底是內向還是外向 都不重要 他的文字完全透明的透顯出他的靈魂 然後像這樣子的一個生活方式 就是說你在網路上的交往 甚至說你的同事 你跟他們先前所知道的一定是比你跟他吃飯 跟他在抽煙打屁的時候 所知道的為多 或是說更加的重要 就是說當你們不是面對面的時候 似乎有一些東西被抽離了 你們可以更自由地表現自己 像我們去面對這樣子一個時代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很強烈的事情 它反應在網路文學上 就是說網路文學 其實說起來也是一個奇蹟
就是說當網站兩千年前後興起的時候 大家都覺得哇好了不起喔 新的電視要來了 新的新聞要來 就是說所有最大的產業 全部都被網路抓住了它看起來是一個可以賺大錢的事情 但是網路泡沫就消失了 就是他沒有辦法賺大錢 那真正去驗證這個奇蹟的是 只有兩件事 就是利易倍 它還要加上sars 要跟sars相乘
它才會變成是 真的是一個網路商機 那另外一個有被實現的網路商機 就是網路小說這件事情 就是大家都覺得說 這些都是一些破銅爛鐵就是大家把自己每天的情緒垃圾 幾萬字 幾萬字 非常大量的排泄 那就是一個福德坑 沒有人要去 對 在這邊就發生了說 其實有非常多的人在裏面熱絡的交流 然後這些很平凡的
被疊上去的情感思念這些東西 也就馬上的在實體世界裏面 變成一股它的勢力 那我們看到的是 這個文學它在跟我們當下的貼近 就是說它跟過去的文學都不一樣的就是說一些 有些出版社編輯跟我提到說 雖然說我們的小說 它很力圖的要去貼近現實 可是它其實真的不會有什麼 當下的物的關係 比方說我們都覺得村上春樹裏面塞滿了符號對不對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說 從來沒有一篇是上得了檯面的小說在說 今天我跟他約在挪威的森林咖啡 或者我們今年在市長官邸幹了一個什麼 完全沒有那個現實上的聯繫 就是說它跟它脫離得非常遙遠像這種當下貼近 或者是說人跟人之間的距離 人的這種更新轉換的東西 這些東西都只有在網路小說裏面去發生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說 它其實很強烈的貼近於世代 你在裏面可以看到幾乎是像新聞那樣的貼近 它裏面會講到說去貓空喝茶 然後去陽明山看夜景 像這種事情我們都覺得好寒蹭 羞於出口 更不要說是寫在文字上了 這就是好像講到自己的便祕或痔瘡一樣是覺得 雖然你每天都在做 但是你就覺得無法 入不了話 上不了檯面 但是它在裏面就是 很直接的就放了出來 因為說它的網路文章的那種親緣性 網路文章當然是主要是日記再來就是社交往來 可是這些東西 就是我昨天便秘這種事情 就很容易上去 就跟祝你生日快樂是等值的 然後 其實我們看到這種新的文體的時候 其實是感到相當震撼跟新鮮的然後這當中 我們也當然就看到說 這個世代形態已經不言而喻的被脫除 但是看這個世代的時候 我們想說 是不是一定有完全不同的架構 去看說它跟 就是過去的所謂正統文學相異之處我想這樣子連下來講好了 我們從村上開始談起 我一直覺得台灣的 我至少我看到這幾本網路小說 我不認為說一定啦 一定說村上春樹對他們的影響很大 但是我覺得村上春樹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折的中界點 怎麼說呢 如果說村上春樹的小說 跟過去小說很大的不同的話 在我來看 我覺得村上的小說傳達了一種 對於自己生命中的意義 就是自己生命中的意義有更強烈的耽溺 比如說之前的小說家 在我來看的話 我覺得包括我們 比如說日本的前行代的一些作家 川端康成也好 或者三島由紀夫也好 或者像台灣的這些小說家 我們所謂的列入經典的這些小說家作品也好我覺得他們都有一個特質 就是說他們試圖在利用 期望藉著他小說的創作
來不只是傳達什麼 我想網路文學也在傳達什麼 是他們有比傳達什麼更強烈的意圖 去表達作者 也許藉著小說來論政 我所謂那個政倒不一定是政治 就是說對一個現實的處境的一種評論 一種藉著小說來評論
或者是他藉著小說來寫史 寫這個歷史 寫一個什麼歷史呢 他所置身的那個大時代的 他作一個個人的感受
我覺得我們看這個 很多小說裏面幾乎你用這兩個框架去看的話 大概就看出來 甚至包括古典小說也很多是這個範疇 所以小說在他們的手上變成一種工具變成一種藉著小說的創作 來傳達一個他對於現實世界的 對於一種他所置身的那個世界的理念的思考 他有很強烈的使命感 可是我們看到網路文學 我覺得這個部分降低很多 但是它還是要藉著創作來表達什麼否則這個創作有沒有意義了 可是這個表達的意圖在改變 我為什麼說要從村上春樹的認識來看呢 因為這些網路作家在我來看 他們成長的世代跟他們閱讀的世代 大概在八0年代這個階段裏頭是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過程 剛好是村上春樹整個在台灣紅起來的一個很重要的 大概十幾年的開始 從八0到九0這一段時間的時候 我們看到村上春樹在台灣可以說 每一本書幾乎都是尤其早期的時候 還不是像現在這樣 各位曉得早期的時候 像故鄉出版社在出他們的書的時候
那個版權上都還有問題的時候 那用各種不同的形式翻譯的 可是村上春樹就這樣子 席捲了當時的大學生
對我來講是差不多就在三十歲以後了 那這個階段 我覺得台灣的很多的年輕的族群 開始感受到了 生命的裏面有一些 無可奈何的什麼東西這無可奈何的什麼東西 你需要一個窗口 可是真的很抱歉 在我那個世代呢 這無可奈何的東西 我們很容易就轉換成一種對於現實很具體的目標 所以你有很強烈的意圖去改變它在改變的同時呢 我們內心裏面的 感情的 生命情景中的 很多的焦慮轉換了 我講得再直接一點 我們也許在大學那個階段 我們對於生命中的某些感觸 很強烈的感受的時候我們可能就轉換成對現實的不滿
所以推翻 或是改變這個現實環境 那這種過程裏面 其實你很輕易就把自己的問題給轉換了 可是自己的問題給轉換 並不表示它就真的不是問題了而是在文學的書寫中 沒有這個東西了 不見了 可是到八0年代以後 我們看到了文學書寫 把這個部分給填起來了 我覺得村上春樹的東西 有一個很棒的地方是 我一直覺得很多人去讀村上不容易感受到這樣的事 村上春樹一直在小說中傳達一個訊息 他當年年青的時候
參加左翼的學生運動 經過那個狂熱的年代以後 到了三十幾歲 他突然間失落了 人到中年以後 他整個人失落了 所以一個強烈的左派到中年以後 變成一個小酒店的老板 每天聽聽古典音樂 然後一邊在煮他那個義大利麵 然後在那個過程裏面 耽溺於他年輕時候 所眷戀的女生的肉體 那種深沈的性愛 其實在村上春樹本身人到中年之後 對於自己年輕時候的左翼的狂熱的一種理想 一種強烈的失落 因為那個年代過去了 他沒有辦法 他也到了中年了 他也必須要變成一個不是左翼的人 可是他內心世界還是那個世界的他所有的記憶是那個地方 所以他把這個生命中非常深沈的感受 轉換到他對現實世界裏面的一種 也許可以說吧 一種無奈的投射 所以在這裏面他有很多很多情慾的 感情的 非常深沈的這種描寫可是對於台灣的年輕朋友來講的話 是剛好在那個苦悶的八0年代以後 在一個大的論述 統統已經在逐漸的講完了以後
沒有這個東西了 可是我們從這邊就接收了 而接收的過程又很有趣 你是接受了他後面這一段 把他前面那一段不要了 也可以理解 對各位來講曾經在這個年代長大的年輕朋友來講 前面那個東西 我本來就很難感受 就好像說我們現在去跟人家講五四運動的時候 那個脫離家庭的革命 背叛家庭是多麼偉大的一件事情 各位覺得可笑現在反而是那個家庭的父母親很可憐 不是你可憐 對不對 他回過頭來討好你 所以我覺得村上其實替台灣的年輕的作家群 我覺得網路小說這個世代 我覺得他鋪了一條新的路這個路就是在生活的感受裏面 去發紓自己對於現實的 自己的東西 而不是把它轉換到對一個大體制的部門 這個東西進來以後 我們就可以理解 我現在所看到的這幾本入圍的網路小說我覺得它們精采的地方 它們非常有意思而又很精采的地方 也就是說對他們來講 過去的作家 我再簡單的用一個術語來描述一下 我覺得過去很像左派的理論家 很喜歡討論的一個問題是他們總相信 我們的現實世界裏面的日常生活的背後 有一個什麼東西 那個東西他們其實也很難去講清楚 也許在這個地方是一個統治的階級 在那個國家是一個專制的獨裁者 每一個國家可能處境都不同可是我覺得左派的社會學家 左派的文藝評論家 給了一個名詞叫做totality
Totality 就是一個全體性 就是說他總相信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背後 一定有一個什麼東西 那個東西是有一種很強大的力量在支配的所以我們的生活的痛苦和無奈 要回到那個地方去揭露它 所以我們看到魯迅的小說 看到王文興的作品 王文興的作品也許針對的是 我們的背後有一種價值觀 是父權體制在支配你看到陳映真的小說 背後呢是一個國民黨當時的黨國體制在支配 魯迅的小說背後 有一個當時的中國文化封建的體制在支配 就是它背後總有一個東西是超越我們個人的 可是我們看到網路文學世代這個東西沒有了
他們根本不會相信那個東西有什麼totality在那裏 他也不care 一點也不屑於去討論這個東西 他們是真正的回到了現實生活裏面去看生活所以生活 我看這七篇的這個小說 在我 我還是要必須承認說一遍 我非常粗略的這樣看過以後 我覺得在他們的小說裏面 你看不到一個時代的大背景 你看不到 這個時代的背景
基本上是一個什麼 是抽離了一個大的時代潮流的東西 回到了現實世界 所以你看到的基本上就是一個非常狹窄的 他自己的生活世界大一點的話 大概就是他工作的場域 唸書的環境 學校跟學校之間的互動
小一點的話就完全是 他幾個人之間的生命世界 所以他非常清楚的投射出了 我講的 台灣的整個大環境的變化 所以當他沒有在書寫大環境的時候他其實是用另一種方式 來証明了他們所處的時代 跟我的那個年代是完全不同了 那瞭解這個以後 你可以知道 他們是把日常生活的記錄 它很像是一個日記體的紀錄
在記錄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種感受 而且還加上一個網路的虛擬實境的效果出來 讓所有的人都感覺到
我在看到你的生活 其實就像我自己的生活一樣 但是這裏面 你不需要去討論背後有什麼大的道理 或大的體制 大的機制在那裏支配沒有 他也不在乎 他回到的是我們日常生活裏面 我們自己對於這些問題的感受 所以它讓我想到什麼 各位知道嗎 它讓我想到我在高中的時候 那已經很多年前 我記得 對不起我們當年追新竹女中的女生的時候 也不完全就只是講一些有的沒有的 我們有時候會故意講一些很虛榮的東西
比方說我們當年非常流行的 這一次有票選出來的鹿橋的未央歌 未央歌其實紅了很長一段時間 各位你曉得 小我好幾歲的黃舒駿 後來把它改成歌曲就曉得說我們在很長一個年代的高中生 都是讀未央歌長大的
未央歌在當時紅的時候 我現在想到那一段非有趣的紀錄 很多年青朋友大概都不可能曉得這個背景 當時有很多的衛道之士 在批判未央歌紅的時候就說怎麼可能 它污衊抗戰 為什麼 因為抗戰的時候大家都一心愛國 一心要打倒日本鬼子 怎麼可能會有西南聯大的大學生 每天就在那邊談戀愛 每天就在那個地方
每天就在那邊講你愛我 我愛你 然後怎麼樣 童孝賢跟著誰怎樣 對不對 三角關係 當時各位知道嗎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 竟然就有衛道之士在報上寫文章 就在批判未央歌的流行 認為說未央歌基本上是污衊了抗戰的史實 這個問題當時我記得我也很困惑 我很困惑的原因 是第一個我覺得就算打抗戰吧 那總要談戀愛嘛 沒有戀愛 那怎麼會生出這麼多小孩子呢 對不對 這個困惑 第二個呢 我們這個年代的確是在那個時代氛圍裏就是說國家的 社會的東西 遠遠常常在我們的成長教育過程中 它變得很重要 這就變成為什麼 像我這樣的背景人 我們當時都選了什麼法律啊 政治啊 都覺得一定要這樣子才能夠像是一個正直而有為的年輕人 對不對 現在也許各位聽起來 都覺得實在蠻奇怪的一種價值觀 可是我們就這樣子長大的
所以我說我很困惑 可是我們再仔細的去想一想 未央歌的小說裏面 它把它的背景放到西南聯大 在雲南那一個地方 然後每天空襲 沒事就一天兩餐到三餐或兩餐 早上來空襲一次 下午再來空襲一次 大家就跑到防空洞 可是很簡單 生活要不要過 生活還是要過的 好 一男一女兩個人就在躲警報吧 罵一罵這日本鬼子
罵完以後 兩個人在防空洞裏面幹嘛 對不對 還是要講話啊 還是要看到說這個漂亮女生 然後一邊看了她
然後兩個人就這樣子悄悄的 一邊也許罵罵日本鬼子 講講自己的前途 講講自己的生命的感受 他還是要談戀愛啊 這個場景就像我在後來差不多大概到了二十五六歲以後 我出來工作以後 有一次我看到了一個
那時候還是冷戰的年代 有一次我看到一張國際的電訊上 有一張照片的時候 我覺得它解答了我當年的困惑 我看了一張什麼照片呢 就是美國他們有一個從公布有一張照片 他是為了証明 他的衛星的拍攝的照片是多麼的精準 他有一張西伯利亞的一張照片 從上面衛星經過西伯利亞的時候 拍下來一張照片 照片的解說是說 那個照片看到一個牧場牧場再一直往下 各位假想看全民公敵那個畫面 就一直拍拍拍 牧場上面坐了一對男女 他們坐在那個乾草 就是把那個冬天以後 夏天時候把那個草 秋天收起來以後 曬乾了要來作馬的飼料馬吃的那個乾草 堆的那個乾草堆上 上面坐了一對當年的蘇聯的一對男女 在幹嘛你不知道
不過很明顯的看得出來 應該在談戀愛 他為了証明這張照片拍的很精準 所以他就拍了這張 兩個年輕人就坐在那個地方 那個照片上就看到了從空中往下拍 拍到這個畫面 我當時就在想 蘇聯不是很共產主義的國家嗎 不是很沒有人性嗎 不是很無產階級鬥爭嗎 西伯利亞不是很冷嗎 西伯利亞不是 古拉格群島裏面講的是一個流放這個政治異議分子的地方嗎 可是我終於想通了 就算這樣的地方 男人跟女人還是要談戀愛 再壞的環境裏面 戀愛還是要談的 那換一句話說 對於很多人來講 日常生活才是他們真正的生活不管他是做什麼 所以講了這個以後 我們再回頭來看 你就曉得網路小說的特色 我們就看到了 他是真正的把他們自己的生活 當成他們生活裏面 最主要的目標 在這個生活世界裏面他們去戀愛 他們去煩惱 他們對於考試的成績 對於自己填的科系的這種猶豫 對於自己未來工作的出路 他們在煩這個東西 也就是說 他是活活脫脫的 活脫脫的走到了一個完全不同於五年級這個世代以前的人 所成長的那個世代 那個價值觀
他們完全已經不一樣了 他回到了他們真正的生活世界 在這個生活世界裏面 就很像我們在鏡頭裏面所看到的 每一個特寫鏡頭一樣 那才是他要的價值觀所以我覺得為什麼 我們這個小說經典的 這麼多前行代的作家或評論家 會對這個東西覺得陌生呢 因為在我們成長的背景裏面 我們多多少少都在提醒自己 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使命感要去關心 我們要為台灣的民主 對台灣的歷史等等等等
我們完全忘了 我們自己講完這些東西之後 回頭來 最困擾的問題 還是在現實世界 可是網路的作家比我們更赤裸裸的說出了 我根本不care你前面那個東西我要的是這個 所以就 在我結束這段談話之前 我做一個小小的觀察 這也就是為什麼 各位會注意到 這七本的網路小說全是愛情 它的主題全部是鎖定在愛情
而且沒有一個愛情是驚天動地的 每一個愛情都很像什麼呢 我必須再用一個 我看過的日本漫畫 還有日本的電視劇來形容 很像那個同班同學我覺得對我這個世代來講的話 我看同班同學這個故事 愛情白皮書和同班同學的時候 剛開始我不太能理解 為什麼呢 因為我覺得 總要像我這樣的年紀 三十多歲 四十多歲以後我們經歷過人生的那種風風雨雨以後 我們回過頭來看 人生的這種愛情 才會覺得說那種單純的愛情
是多麼的可貴 因為你終於發現那個純純之愛 在我這種很世故的中年男人身上 不可能再看到 你也做不出來了 可是當我 當我看了更多的年輕朋友的故事還有網路文學之後 我突然間理解了 為什麼像同班同學
愛情白皮書這樣 它會從一個十八九歲 二十歲的生命經歷 隔了幾年以後 再回頭來看 他都覺得他生命中經歷了一個 多麼偉大的 多麼了不起的愛情的衝擊 那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理由很簡單 因為他們成長的世界 本來就跟村上春樹是不同的 也跟三島由紀夫 川端康成 經歷了那個二次世界大戰 日本的軍國主義
等等等等這些都不同了 他們成長的世界就是 日本在80年代 90年代以後 經過了極度的富裕之後 所有的大問題都沒有了 大家都只是在自己的生活世界裏面關心自己的感受 我突然間能夠理解 為什麼愛情白皮書 同班同學的故事 會讓我們台灣的朋友 年輕朋友 也有這麼強烈的感受 因為非常簡單 對他們來講
我覺得就很像張愛玲小說裏面某種氛圍 就像各位所接受的一樣 對張愛玲來說 她是在大風大浪的 巨變的年代裏面長大的 所以她回頭去看自己生命的經歷的時候那種每一年 每一年 每一個年 那個時間點都是壓縮出來的 充滿了太多的事情壓縮出來的 生命中很珍貴的那個部分 可是對各位來講 你已經沒有她生命的那個經歷 可是你會感受到在你的現實世界裏面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了不起的就剩下你生活裏頭
最衝擊你的 周邊的人際關係 人跟人的相處 你所在意的那個人 愛你或不愛你 而這個壓縮出來的部份
這個氛圍呢 我覺得就成了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網路小說 這七本裏面 我覺得基本的一個小說的筆調 這也就為什麼說 對於五年級以上的這些世代人看這些小說會覺得說 他們在寫什麼 這樣東西也能寫成這樣
花了一大堆時間 其實就是三角關係 你愛我 我不愛你啊等等 可是他們忘了 如果你回頭再想想 我在高中時候 我們在高中時候讀過的未央歌何嘗不是這樣 只不過差別是 未央歌放到一個抗戰的背景以後 你就覺得說他好了不起 大時代的兒女 誰跟你說大時代的兒女 在那裏談的戀愛 就一定比現代的這一群人談的戀愛來得更高明一點呢 其實也不會 所以我還是要說 我覺得網路小說這七本書 給我一個強烈的感受是
他們回到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世界 而且也大聲的向 我們這一個 擁有非常多的價值包袱的 文學閱讀的社會
大膽的說出了 他們要的文學閱讀 就是這個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ifetz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